为了让电源连接器能够提供更高的额定电流,各连接器厂商们不停在改善电源连接器的设计,包括选用导电性能更强的新铜合金基材料、创新母端子及公针触点的设计及提升连接器的散热性能。配合各种工作环境条件,连接器厂商们也研发了各种适合高振动系统、防尘防水、带锁扣的电源连接器供特殊用途,甚至有不同颜色意味着机械上不同编码的连接器,以防操作人员误插。
从构型来看,共有两种不同的电源连接器。合成连接器上的信号端子普遍上占多数,电源端子则占少数。至于单纯的电源连接器或电源模块,端子皆为高电流端子。传统上,电源连接器大多独家设计,每个品牌都不一样。有鉴于电源连接器的需求日益苛刻,各标准逐渐将电源连接器列入其中,衍生了标准电源连接器,如:D-Sub的多个类型、欧式DIN41612中的D、E、F、H及M型连接器、2mm HM的M型连接器及电源模块、ANEN电源连接器。这其中典型的合成连接器例子有:M型欧式连接器、2mm HM的M型连接器以及D-Sub连接器。举个例子,ERmet 2mm M型弯角母连接器提供55针(5排x11行针),并备有三个特殊针腔供放置电源端子或同轴端子。这类连接器可以被单独使用,也可以与2mm其他类型如A、B、C、L或N型组合。相对的,ERmet M型垂直公连接器有多达77针(7排x11行针),其中两行外排(22针)将与母连接器的屏蔽板连接。相应的,公连接器也有三个特殊针腔供放置电源端子或同轴端子。单纯的电源模块例子包括2mmHM电源模块、MicroSpeed电源模块以及ANEN电源连接器。除此之外,还有板到线的电源连接——MiniBridge及MaxiBridge。
从装配角度来探讨,电路板装配的方法有压接、表贴或焊接;电缆装配的方法则有螺钉连接、焊接、绕线、碾接及IDC(通称刺破连接或绝缘位移连接)。要选择合适的连接器,不仅要考虑连接器的价格,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合适的装配技术。焊接连接器自然比表贴及压接连接器便宜,因为不需耐高温塑料外壳,也不需引脚有特别的压接区。可是,若单板上都是表面贴装元件,选择表贴性的电源连接器还是较合算的决定。接线方面,螺钉连接、焊接及绕线必须手工装配,碾接及IDC则可选用市场上的组装设备以快速、精准地组装连接器及电缆。IDC与碾接相比之下,IDC对电缆的尺寸要求较为严格,电缆导体、绝缘层的尺寸及软硬度须符合相关IDC连接器的规格,以免损坏连接器,并确保电缆及连接器之间理想的电气连接。若应用在高振动的工作环境下,则该选用碾接的线缆连接器。其他需加以考虑的因素还包括工作环境温度而牵涉到是否该使用耐高温电缆的考量等。
纳百川ANEN连接器收集:http://www.anen-power.com
下一篇:怎么挑选适宜的电源连接器A